欢迎光临合作社     登录 注册
发布供求信息
病虫情报当前位置: 首页 > 技术支持 > 病虫情报 > 当前单季晚稻病虫发生趋势与防治意见
当前单季晚稻病虫发生趋势与防治意见

         受副热带高压影响,我市出现连续晴热高温天气,目前水稻正处于分蘖末期至孕穗期的关键时刻,同时也是多种病虫的盛发期。根据各区(县、市)测报站灯下监测、田间调查,结合历史资料及气象因子综合分析,预计今年我市五(3)代卷叶螟为中等偏重发生,五(3)代稻飞虱为中等偏重至大发生,纹枯病为中等偏重至大发生,因此各地要高度重视,因地制宜,切实做好防治指导工作。

    一、发生趋势

稻纵卷叶螟:迁入峰早,迁入量大。

    五(3)代一峰时间早于去年,迁入量较去年大。全市在725~31日出现一个迁入峰。淳安725日田间出现蛾峰,平均蛾量1351/亩(去年一峰为810日,蛾量1375/亩);桐庐726日田间出现蛾峰,平均蛾量875/亩(去年一峰为86日,蛾量135/亩);临安727日田间出现蛾峰,平均蛾量118/亩(去年一峰为812日,蛾量317/亩);富阳729日田间出现蛾峰,平均蛾量340/亩(去年一峰为731日,蛾量107/亩);余杭731日田间出现蛾峰,平均蛾量600/亩(去年一峰为720日,蛾量133/亩)

    白背飞虱:迁入量少,田间虫量低。

    灯下:全市在721~ 25日出现一个迁入峰,截止728日全市(除萧山外)灯下累计虫量是去年同期的0.5~29%。建德725日出现迁入峰,峰日虫量226头,至728日灯下累计虫量2063头,去年同期26101头;临安721日出现迁入峰,峰日虫量215头,至728日灯下累计虫量2672头,去年同期11031头;余杭722日现迁入峰,峰日虫量96头,至728日灯下累计虫量175头,去年同期37407头;萧山722日迁入峰,峰日虫量320头,至728日灯下累计虫量8992头,去年同期6657头。

    田间:虫量较去年低,地区间、田块间虫量差异较大。全市726~30日田间普查,平均虫量547/百丛(幅度25~4237头),去年同期1218头。临安726日田间调查,白背飞虱1450/百丛(去年同期3197头);富阳730日田间调查,白背飞虱662/百丛(去年同期279头);余杭729日田间调查,白背飞虱50/百丛(去年同期1394头);萧山730日田间调查,白背飞虱25/百丛(去年同期60头)。

    褐飞虱:初见早,迁入量少于去年同期,当前短翅型成虫比例高。

    灯下:初见较去年早1~2天,多地在721~ 25日出现一个迁入峰。建德79日初见,比去年早1天,725日出现迁入峰,峰日虫量165头,至728日灯下累计虫量290头,去年同期3904头;桐庐623日初见,比去年早2天,723日出现迁入峰,峰日虫量4头,至728日灯下累计虫量60头,去年同期152头;临安526日初见,比去年早2天,721日出现迁入峰,峰日虫量30头,至728日灯下累计虫量208头,去年同期274头;萧山623日初见,比去年早2天,722日出现迁入峰,峰日虫量128头,至728日灯下累计虫量1024头,去年同期359头。

    田间:短翅型成虫比例高,地区间、田块间虫量差异较大。淳安729日调查田间虫量为154.6/百丛(去年同期346.7头),其中短翅型成虫比例43.7%(去年同期8.7%);桐庐725日调查田间虫量为45/百丛(去年同期17.5头),其中短翅型成虫比例27.7%(去年同期28.5%);临安726日调查田间虫量为485/百丛(去年同期980头),其中短翅型成虫比例20%(去年同期8.4%);萧山730日调查田间虫量为40/百丛(去年同期0头),其中短翅型成虫比例12.5%(去年同期0%)。

    纹枯病:初见迟,当前病情轻于去年同期。

    桐庐710日初见,较去年迟11天,725日田间调查丛病率12%(去年同期23%),株病率1.64%(去年同期6.23%),病情指数0.44(去年同期1.94);富阳730日初见,较去年迟12天,730日田间调查丛病率5.27%(去年同期16%),株病率0.33%(去年同期2.28%),病情指数0.11(去年同期0.62);萧山719日初见,较去年迟9天,730日田间调查丛病率30%(去年同期65%),株病率3.3%(去年同期20.5%),病情指数0.66(去年同期5.9);临安626日初见,较去年早15天,729日田间调查丛病率43%(去年同期6%),株病率13.6%(去年同期2.53%),病情指数4.03(去年同期1.26)。

    二、防治意见

    因地制宜,做好防治指导工作。鉴于我市水稻病虫害发生地区间差异较大,各地要因地制宜,切实加强系统监测和面上普查,及时准确发布病虫信息,实行分类技术指导,科学制订防控措施,确保晚稻丰收。

    防治指标:稻纵卷叶螟百丛虫量20条,稻飞虱百丛虫量500头,纹枯病丛发病率10~15%

    防治药剂:

    稻纵卷叶螟:每亩可选用10%阿维·氟酰胺SC40毫升,20%氯虫苯甲酰胺SC15毫升,或40%氯虫·噻虫嗪WDG8克。

    稻飞虱:每亩可选用25%吡蚜酮WP30克,25%噻虫嗪WDG8克或20%呋虫胺SG20~40克。

    纹枯病:每亩可选用10%己唑醇SC100毫升,24%噻呋酰胺SC20毫升,75%肟菌•戊唑醇WDG15克或30%苯甲·丙环唑EC20毫升。

    以上药剂每亩兑水45公斤喷雾,作业时要注意避开高温时段,以防农药中毒或中暑。

  • 关于我们 | 新闻中心 | 行业资讯 | 技术支持 | 在线服务 | 农技服务 | 联系我们 |
  • 服务热线:0571-82705997 技术支持:故乡人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