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合作社     登录 注册
发布供求信息
蔬菜当前位置: 首页 > 技术支持 > 科技信息 > 蔬菜 > 2018年豌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
2018年豌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

 

 

我国豌豆产区分为秋播区和春播区,收获类型分为干豌豆和鲜食豌豆。近年来,受进口冲击,国内干豌豆面积稳中缓降,而受国内市场需求拉动,鲜食豌豆面积处于较快增长趋势。为推进种植结构调整,加快发展豌豆产业,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,提出2018年豌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。

一、南方干豌豆产区

南方干豌豆产区包括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重庆、四川、云南等省(市)。本区干豌豆生产主要在甘薯、玉米收获后的坡岗冬闲旱地及冬季果园。

(一)选择良种。根据加工需要,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、高产、耐瘠、耐冷、耐旱、抗病,以及株高适宜、对光温反应不敏感的品种。

(二)整地施肥。本区豌豆常做甘薯、玉米后茬,或在幼龄果园冬季套种,用机械耙犁(为保住土壤墒情,最好不要深度翻犁),按厢宽3—5米的规格理墒开沟,沟宽30厘米,沟深20厘米,厢宽和沟深视地块排灌条件调整。底肥一般以农家肥为主,每亩施用混合磷肥15—25公斤。

(三)适期播种。甘薯、玉米等作物收获后,趁土壤墒情较好时整地播种,一般在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,不宜晚于11月底,采用机械化条播或人工穴播方式播种。

(四)合理密植。豌豆一般不间苗,因秋播区营养生长期长,产生的有效分枝数多,每亩保苗3万—4万株比较适宜。一般半无叶型品种每亩播种量10公斤,蔓生型品种每亩播种量7公斤。条播时行距35—40厘米,株距10—15厘米。

(五)田间管理。

1.合理灌排。抢墒播种、保证全苗是豌豆栽培的关键。9月下旬至10月下旬,要充分利用降雨有利天气及时播种。如果播后土壤墒情不足,应及时浇灌出苗水。花期水分不足会导致落花落荚严重,大大降低豌豆产量。盛花期至始荚期遇干旱应及时浇灌。

2.杂草防除。豌豆播种后3—5天内喷施适宜除草剂进行化除,喷药时应均匀喷雾于土壤表面,切忌漏喷或重喷,以免药效不好或发生局部药害,不要在雨前或有风天气进行喷药。现蕾期前进行人工除草,松土培土,以改善土壤养分供给状况,促进植株对养分的吸收。

3.病虫害防治。豌豆白粉病发病初期,选择合适药剂根据病情喷雾防治1—2次。锈病发病初期选择合适药剂喷雾防治,7天后再防1次。蚜虫、潜叶蝇的百株数量超过1500头开始第一次防治,每周防治1次,连续防治2—3次,兼防豌豆象。

4.适期收获。豌豆收获主要集中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,80%的植株荚果呈现枯黄色时开始收割。

二、南方鲜食豌豆产区

本区包括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重庆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省(区、市)。

(一)选择良种。选择适合菜用的豌豆品种,包括剥青籽粒用的豌豆、荷兰豆、甜脆豌豆、采收豌豆嫩尖的品种。

(二)合理密植。矮生类型品种,一般每亩播种量8—10公斤,行距30厘米,穴距15—20厘米,每穴播种3—4粒,每亩种植3万—3.5万株。半蔓生品种,一般每亩播种量6—7公斤,行距35—40厘米,穴距20厘米,每穴播种3—4粒,每亩种植2万—3万株。蔓生型品种,一般每亩播种量4—5公斤,小行距30—40厘米,穴距20厘米;大行距80—100厘米,每穴定苗2株,每亩种植1.2万—1.5万株。

(三)田间管理。

1.合理施肥。结合整地施足底肥,每亩施用农家肥500—1000公斤、磷肥15—25公斤。根据苗情,适时追肥和喷施叶面肥,花荚期每亩可适当施用尿素10—15公斤。出苗后15—20天施用苗肥,盛花至荚期施用花荚肥。

2.适时灌溉。苗期灌水保证全苗是豌豆栽培的关键。盛花期—始荚期视土壤墒情灌水,灌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,切忌渍水和土壤过湿。

3.搭架引蔓。蔓生型品种需搭架引蔓,以利植株攀附,改善通风透光条件,提高光合效率。株高20—30厘米时开始搭架,搭架材料以竹竿为宜,搭成人字架或门字架,架高2米,架距2.5米,架竿之间横拉细绳,第一道绳距地面15—20厘米,以后每隔20—30厘米拉一道细绳,约需拉3—5层。整个生育期要保持鲜食豌豆直立生长,应经常进行人工牵引。

4.适期收获。食嫩荚型在幼荚充分长大、尚未开始鼓粒时采收。食青豆粒型在荚鼓粒饱满、籽粒种脐颜色显黄时即可采收。食嫩尖型在开花以前适时采收嫩尖。以人工采摘为主,豌豆茎秆较脆弱,要尽量避免造成植株损伤。

  • 关于我们 | 新闻中心 | 行业资讯 | 技术支持 | 在线服务 | 农技服务 | 联系我们 |
  • 服务热线:0571-82705997 技术支持:故乡人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