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合作社     登录 注册
发布供求信息
病虫情报当前位置: 首页 > 技术支持 > 病虫情报 > 2023年钱塘区《病虫情报》丨抓住适期,防治好赤霉病等小麦穗期病虫害
2023年钱塘区《病虫情报》丨抓住适期,防治好赤霉病等小麦穗期病虫害

 抓住适期,防治好赤霉病等小麦穗期病虫害

目前,小麦即将进入抽穗期,根据田间系统监测结合气象因素等综合分析,预测今年小麦病虫以赤霉病、白粉病、锈病和穗期蚜虫为主。

一、发生趋势

 

1、赤霉病:该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,是一种典型的气候性侵染病,与抽穗扬花期的天气直接相关,抽穗扬花期温湿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赤霉病发生的轻重。如抽穗扬花期遇上连阴雨天气,特别是3天以上的连阴雨天气,则赤霉病就会爆发,反之则轻。而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小麦抽穗扬花期的3月下旬至4月中旬气候变化多端,冷暖气流拉锯,雨日雨量接近常年或略偏多,气候条件有利于赤霉病流行;又加上我区属夜潮地,田间湿度高,是小麦赤霉病的老病区。综合上述,预测今年小麦赤霉病流行风险较大。

2、白粉病:该病是小麦生产上的常见病害。一般发生在叶片上,为害严重时,叶鞘、茎杆及穗部都会发生,轻病田减产1-2成、重病田减产3-5成。病菌以子囊壳在被害植株上越冬,春天放出大量病菌(分生孢子)侵害麦苗,以后在被害株上大量繁殖病菌(分生孢子),借风传播再次侵害健株。发病轻重与品种抗性、菌源基数和气候条件有关,除品种抗性外,主要是气候因子。适宜的温度在5-25℃,以20℃左右为最适,湿度较高(相对湿度70%以上)时,有利于该病发生。如低温高湿(连续阴雨或晴雨相间)、偏施氮肥、麦株生长过旺、群体过大(通风透光不良)等,都容易发病。预测今年小麦白粉病有中等偏重发生的可能,其理由是:一是我区大面积种植的“扬麦20”、“扬麦25扬辐麦9号”、“苏隆128等品种均属中抗(感)白粉病品种;二是我区前年大发生去年通过防治仍有发生,病菌残留基数较高。三是气候物候条件适宜,今年小麦越冬期偏冷,开春迟,迟发后嫩田块多,植株组织柔软,抗性明显下降。又据气象部门预测,今年春季雨日雨量接近常年偏多

3、锈病:该病也是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。种类分秆锈、叶锈和条锈三种,我区以秆锈和叶锈为主。小麦受锈病危害后,轻者麦粒不饱满,重者麦株枯死,对产量影响较大。病菌孢子借气流从北方病区传来或本地越冬病菌直接侵害小麦,并在病麦上不断繁殖,多次侵染,造成流行。发病轻重与品种抗性有密切关系,粗秆阔叶品种易感病;早春干旱多风雨,是造成病害流行的重要原因,后期高温干旱发病特别严重;地势低湿、排水不良、偏施氮肥或施肥过迟,都会加重病害的发生。预测今年小麦锈病流行的可能性较大,其理由是:一是2019年我区乃至全市大面积发生,属老病区,本地菌源基数充足;二是据气象部门预测,今年春季雨日雨量接近常年,气象条件适宜锈病流行;三是小麦生育期推迟,生长嫩绿,且种植的均为感病品种。

4、蚜虫:该虫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虫害,小麦进入灌浆期后随着气温的上升,蚜虫数量将快速上升,并集中在穗部吸取小麦子粒中的浆汁,受害后严重影响产量。预测今年小麦后期穗部蚜虫为中等发生年。

二、防治意见

 

在抓好开沟排水,降低田间湿度,增强植株抗性等农业防治的基础上,重点抓好药剂保护和防治。

 

1、防治策略:主治赤霉病,兼治白粉病、锈病和蚜虫。

2、防治适期:第一次为齐穗始花期(即有10%左右的穗开始扬花)、第二次为盛花期(即有80%左右的穗开始扬花)。如遇阴雨天气要抢晴或雨停间隙用药,宁早勿迟。

3、防治农药:第一次选用40%丙硫菌唑·戊唑醇悬浮剂30-40毫升,或亩用麦甜(20%氟唑菌酰羟胺60毫升加25%丙环唑40毫升)悬浮剂1组;第二次选用每亩75%肟菌·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克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克或70%吡虫啉水分散粒剂7克),化水30-40公斤对准麦穗细喷雾。采用农用飞机防治的药剂应选用乳油、微乳剂、悬浮剂等液体制剂和水分散粒剂等高含量高溶解性固体制剂,以免喷孔堵塞。

 

文章来源:杭州市钱塘区农业农村局

 

  • 关于我们 | 新闻中心 | 行业资讯 | 技术支持 | 在线服务 | 农技服务 | 联系我们 |
  • 服务热线:0571-82705997 技术支持:故乡人网络